Welcome to声东击西网

广西融水“零射线射频消融术”从无到有

time:2025-08-22 03:06:56 Source:

“手术没有辐射,广西医生也没有穿防辐射衣,融水融术作为患者我们也不用担心射线给身体带来伤害了。零射”7月30日,线射家属陆女士握住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生温文的频消手,满是从无感激。



▲患者为温文(右二)送锦旗。广西


温文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融水融术通过粤桂医疗“组团式”帮扶融水医疗工作,零射在县人民医院担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线射温文表示,频消以往传统的从无射频消融术依赖X光透视,辐射风险让患者和基层医院都顾虑重重,广西而这次,融水融术借助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零射将辐射剂量成功降至零,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患者带来了安全有效的治疗希望。这是融水首例“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更是粤桂帮扶工作在技术攻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庆祝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


2022年以来,在中央组织部“粤桂帮扶”的大框架下,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廉江市人民医院对县人民医院启动"组团式"帮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规划—人才—技术—平台”四维联动,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重点攻坚射频消融技术落地,同步推进永久起搏器植入等配套技术协同发展,构建起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县域医疗学科体系。

 

帮扶团队到县人民医院调研发现,该医院心血管内科虽有基础诊疗能力,但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面临着“三缺”困境:缺乏电生理专业人才、缺失射频消融技术体系、缺少复杂病例诊疗经验。针对这一现状,帮扶团队迅速确立“建立县域心律失常介入诊疗中心”为核心目标,制定了“理论筑基—实操带教—科研提升”三步走计划,全力攻坚射频消融技术落地,同时推进永久起搏器植入等配套技术协同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帮扶专家与该院8名骨干医师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临床带教。从电生理图纸判读,到导管操作,再到并发症处理,全流程悉心指导,目前已有2名医师能够独立完成室上速消融。此外,还选派1名医师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律失常专科脱产进修3—6个月,组织参与国家级心律失常学习班6人次,团队累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申报市级课题1项。


▲温文授课培训。


2025年2月,融水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完成,同期为10岁儿童实施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填补儿童心律失常治疗空白。4月,开展ICE(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下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攻克恶性心律失常诊疗难题。随着首例“零射线射频消融术”的成功,技术攻坚在融水人民医院全面开花。


帮扶期间,帮扶团队累计完成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35台,其中房颤射频10台,永久起搏器植入术3台,复杂室性早搏消融等4项技术达市级先进水平,手术量较帮扶前增长300% ,真正实现了“常见病不出县、复杂病例能处理”的诊疗格局。


为保障技术成效,帮扶团队引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前筛查—院中诊疗—术后随访”全周期管理模式,建立房颤患者数据库,通过标准化随访流程,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还编制了《县域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操作规范》,形成可复制的技术管理体系。


作为自治区的重点学科,县级医院需要开展更多的新技术来提高治疗质量,射频消融技术体系的建立,大大推进了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建设。2025年6月,心内科成功加入了柳州市心律失常专科联盟,同时通过了国家心衰中心的现场评审,成为桂北地区少数可以对复杂心律失常进行介入治疗的县级医院。


此外,县人民医院通过技术下沉,带动11家医共体卫生院开展心律失常筛查,建立了县域心电远程诊断网络。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廉江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队员的接力式帮扶下,融水人民医院心内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正在得到快速的提升。


来源: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23 powered by 声东击西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