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声东击西网

赚钱了!A股创四年新高,哪些行情悄悄变了?

time:2025-08-14 20:20:03 Source:

A股强势走高,赚钱新一轮机遇开始了吗?创年

账户久违翻红、群里开始热聊、新高行情基金回本的悄悄截图在朋友圈刷屏。

8月13日,赚钱沪指创下近四年新高,创年两市成交额时隔114个交易日重返2万亿元,新高行情超2700只个股上涨。悄悄

行情渐热,赚钱赚钱效应正在从机构蔓延到散户,创年从主线传导到情绪,新高行情连沉寂已久的悄悄券商股都“一言不合”拉出涨停板。

不少人感慨:“这回,赚钱是创年真涨了。”但比热闹更值得关注的新高行情,是行情的底层逻辑,正在悄悄切换。

 新高了!市场进入“兴奋模式” 

这几天,很多人的账户都在“久违地动了起来”。

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回血图”,有人问“该不该加仓”,更有老股民调侃称“盯盘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

看着满盘通红的账户,白领常虹感慨:“股市是提振消费最好的利器”。

13日,沪指持续飘红,创2021年12月13日以来新高;创业板指大涨3.62%,中小盘股集体爆发,赚钱效应明显蔓延。最直观的指标是成交额——两市全天成交2.15万亿元,时隔114个交易日再度站上2万亿关口。

不只是指数涨,个股也普遍上涨。

今天盘面上,超过2700只个股上涨,行情之热,几乎肉眼可见——从AI硬件、算力芯片,到有色金属轮番上热搜,热门股涨停潮此起彼伏。

大量个股涨势惊人。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共有473只个股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有269只个股的股价涨幅超过100%,其中,上纬新材涨幅超1180%。

就连一度被市场冷落的券商股,也重拾“牛市旗手”风采,国盛金控、长城证券、中银证券相继封板。

从核心赛道的科技成长,到周期板块的资源股,再到金融权重的券商股,这轮行情的轮动节奏与攻击力,让市场仿佛重回“牛市现场”。

更重要的是,“活跃”的不只是股价,还有人气。

沉寂许久的投资交流群重新热闹,券商App的开户量回升,融资余额连续数日上涨,代表活跃资金情绪的“T+0交易账户”大幅增长。更有基金销售人员透露,“最近主动来咨询基金的客户,比6、7月多了不少”。

情绪、资金、交易量同时升温,赚钱效应开始扩散,这是一个典型的“兴奋周期”特征。

或许还没人敢说“牛市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开始相信它有可能来。

 加仓了!哪些资金在悄然进场?

在热闹的盘面背后,行情的“底层逻辑”其实已经偷偷更新。

从资金面看,这波行情里,敢“借钱”炒股的人明显多了。

8月11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飙至20122亿元,时隔十年再度冲破两万亿关口——上一次见到这个数字,还是2015年牛市巅峰时的7月1日。两融资金将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热点行业推上了新高。

一边是杠杆资金,一边是“新鲜血液”。

上交所数据显示,7月A股新开户数冲到196万户,环比激增19%,同比更是暴涨71%。截至7月末,今年A股累计新开户已达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源源不断的新股民正跑步进场。

有基金经理直言,现在的市场,是典型的共振行情:产业逻辑、流动性逻辑、资金结构、市场情绪同时发生改变。

自去年“924新政”后,央行连续降准、释放专项工具,相当于给股市开了“水龙头”;而“反内卷”政策落地、经济数据回暖,又给资金吃了“定心丸”。

那么,究竟是谁在“真金白银”加仓?

一是散户。在低利率时代,居民的银行存款“搬家”。与此同时,那些偏稳健、低收益的固收理财、货币基金及黄金ETF等资产也不香了,居民纷纷将避险资产转向股市。东吴证券认为,股票市场成为居民财富“蓄水池”的作用凸显。

二是外资。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他们在中国悄悄“扫货”。7月北向资金日均成交2024亿元,比6月暴增36.3%,创下“924新政”以来的新高。彭博数据显示,海外中国股票ETF近一个月吸金1.99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47%。

三是险资。根据今年1月新规要求,大型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30%需投向A股,这意味着每年将有数千亿元“长钱”源源不断入市,成为股市的“定心盘”。

 恐高吗?市场期待慢牛行情 

市场热了,人却开始慌了:“现在还能上车吗?”“会不会又是一波诱多?”“是不是涨得太快了?”

一边是账户久违地翻红,情绪高涨;一边是“怕追高、怕被套”的本能犹在。“恐高症”开始在部分投资者中蔓延。

这是典型的“牛市初期情绪反应”——对上涨的事实认可了,对上涨的逻辑还没完全说服自己。

从盘面来看,这轮上涨确实有“慢牛”的一些特征——不是狂飙突进,而是结构轮动;不是靠单一题材撑场,而是多条主线共振推进。从科技成长、周期资源到金融权重,各类板块轮流接棒,形成了“边涨边换手”的温和节奏。

虽然资金跑步入场的架势,让市场联想起2015年的疯狂。但不同的是,现在的两融余额占市值比仅2.23%,远低于当年的4.27%;外资持仓更偏向价值股,散户也多通过基金入场。正如国金证券所言:“这轮资金潮,少了些狂热,多了些理性。”

但这轮行情是否具备持续性,目前仍要观察几个核心变量:

一是政策的延续性。要形成真正中长期信心,仍需观察后续改革是否能进一步落地,是否能在制度层面稳住活跃度。

二是资金的持续性。这波上涨背后,有融资余额增长、机构调仓、公募建仓等增量动作,但也存在短期交易热情抬头、情绪资金追高的成分。要想走得远,必须有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接力,而非一阵风。

此外,临近中报披露期,业绩兑现能力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验金石”。能否走出估值驱动、进入盈利驱动阶段,是这轮行情能否转向更清晰趋势的关键。

所以,现在这轮行情,是“新一轮行情起点”,还是“前期反弹的尾声”,我们拭目以待。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23 powered by 声东击西网   sitemap